2018年初。台南。偏熱無風。微汗。
第一次去花園夜市已經是好幾年前,那時候還只是魚漿男孩跟魚漿女孩,去台南也只是走馬看花,順道過去吃吃而已。
那時候對於花園夜市的小吃似乎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,只記得有一個新加坡湯麵風味還不錯。接著就跟當時的女朋友,現在的魚漿太太去逛後面的雜貨區了。
這次來的原因倒是蠻特別的,主要是因為花園夜市在日本人的圈子內慢慢傳開,便想說跟著日本人的腳步再訪一次。然而吃的品項就很隨性,畢竟很久沒回台灣,對家鄉的食物特別思念,便想什麼都嚐一點。
2018年初。台南。偏熱無風。微汗。
第一次去花園夜市已經是好幾年前,那時候還只是魚漿男孩跟魚漿女孩,去台南也只是走馬看花,順道過去吃吃而已。
那時候對於花園夜市的小吃似乎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,只記得有一個新加坡湯麵風味還不錯。接著就跟當時的女朋友,現在的魚漿太太去逛後面的雜貨區了。
這次來的原因倒是蠻特別的,主要是因為花園夜市在日本人的圈子內慢慢傳開,便想說跟著日本人的腳步再訪一次。然而吃的品項就很隨性,畢竟很久沒回台灣,對家鄉的食物特別思念,便想什麼都嚐一點。
地處海島的臺灣,對於海鮮的處理與烹調都有特有的手法。像這樣魷魚川燙後蘸醬油跟芥末的吃法,也是臺灣特有的。旅居日本時,特別想念這樣的美食。
前陣子回臺灣老家時,就特地到斗六吃川燙的魷魚。其實這樣的魷魚,在台北的饒河街也很常見。但在斗六,魷魚的鮮度似乎就比其他地方高很多。
其實吃魷魚主要吃三個特點,一是鮮度,二是沾醬,三是川燙的時間與手法。其實像這樣的食材,沒有處理好的話,很容易變得又韌又硬,口感上往往會大打折扣。